Hyundai Ioniq vs. Toyota Prius谁是盟主
文叶毓中
朝向永续发展移动科技的路途上,Toyota集团选择了以Hybrid油电複合动力技术作为转换期的主力科技,尚未无法完全摆脱对于传统内燃机的依赖时,以发展成熟的电力驱动技术为辅,有效提昇车辆的油耗经济性与环保价值。经过多年经营,Hybrid几乎已与Toyota集团划上等号,其中Prius车系,更是功不可没。
Ioniq油电複合动力与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车型皆以Kappa 1.6升GDI直列四缸汽油引擎为主体。
全球首部油电专门车 Prius地位难以撼动
虽然当前Toyota集团包含Lexus旗下诸多车系皆推出Hybrid动力车型,但论Hybrid的专门车系,也就是车系中仅推出Hybrid动力车型而不提供其他选择的,则仅有Prius一款。Prius的问世不仅仅对于Toyota品牌宣扬Hybrid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对于全球车坛的替代能源发展轨迹,Prius也佔了一席之地。
Ioniq则与当前Hyundai品牌设计高度连结,并延续外观设计特色,以颜色区分动力主题。
展现后追者气势 Ioniq以多元性拉近差距
身为龙头,就必须要面对其他竞争者的挑战,不仅止全球车厂龙头地位多年来受到其他集团品牌的强力威胁,就连Prius此Hybrid的代表王牌,也屡屡受到挑战。此次来势汹汹的,乃是近年来不断于全球车坛让人惊艳的Hyundai,于2016年日内瓦车展中全新推出的Ioniq车系,就要以前所未见的替代能源动力格局,向Prius这武林盟主,发出最具震撼的挑战书!
近年来Hyundai更于各市场级距展现可能,此次更将触角伸及替代能源车系,比照Prius的思维,打造替代能源专门车系,不过Ioniq可不仅只有Hybrid动力车型,而是在同一平台上一口气提供Hybrid油电複合动力、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与Electric纯电动车,让消费者可依照自身用车需求挑选适合动力,以空前的车坛创举再造话题,不仅对Prius造成极大威胁,对于Hyundai品牌造车实力更是一大正面助益。抢在Ioniq登台之前,我们就抢先从手上搜罗到的资讯比较一番,看看Ioniq是否有实力撼动Prius的盟主地位?
造型相同 外观设计即展火药味
全新第四代Prius延续过去前卫主轴,五门斜背基础中导入品牌家族设计风格「keen look」,由头灯与保桿造型构成的X元素成为最大特色,搭配前后呼应的锐利灯组造型,与自B柱开始往外扬起的环绕式尾翼,让此世代Prius不仅达成0.24风阻的优异表现,道路上的辨识度更是无庸置疑。
或许是假想敌的直接设定,也或许是空气力学考量,全新发表的Ioniq也与Prius採取相同的五门斜背车身配置,不过为了突显品牌基因,车头导入近年来Hyundai树立的新世代家族设计面貌,六角形水箱罩为视觉重点,其中Electric纯电动车型更因无需考量引擎进气与散热因素,将水箱罩改为一体式的盖罩。巧合的是,Ioniq也达成0.24超低风阻值,与Prius平起平坐,从外观开始就展现两者针锋相对的竞争意味。
Ioniq Electric纯电动车换上120ps最大马力的电动马达搭配28kWh锂电池。
Ioniq Electric纯电动车座舱配色以黑色底搭配金铜色装饰,并以按键式设计取代传统排档结构。
Hyundai Ioniq车载资讯平台导入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车用作业系统。
Toyota全新第四代Prius延续过去五门斜背配置,并在「Keen Look」家族风格带领下,呈现相当前卫的造型风格。
风阻值相同 车体结构各有擅场
除了外观面的进化,全新第四代Prius于车体架构的改变也是另一重点,导入Toyota集团新开发的TNGA(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)全球化平台,车体採用超刚性钢材比例达19%之多,并搭配特殊雷射强化焊接技术,让抗扭曲度较过往进步六成。同时,强调「低重心」的进化过程,针对引擎位置、座着点、电池位置等全数降低,搭配后双A臂的悬吊几何,清楚表明提昇操控性能而来的设定。
Ioniq方面,首先于车体结构中高达53%比例使用AHSS(Advanced High Strenth Steel)超高强度钢材,达成更优异的车体刚性外,并针对引擎盖、尾厢门、悬吊结构中导入铝合金材质,相较于传统铸铁材质足足轻上12.6kg之多,其中后悬吊採用多连桿结构,搭配更低位置的锂电池组,也有效降低车身重心以利操控表现,让Ioniq的操控表现同样值得期待。
Prius导入Toyota集团新开发的TNGA全球化平台,车体採用超刚性钢材比例达19%之多,并搭配特殊雷射强化焊接技术,让抗扭曲度较过往进步六成。
Prius重科技氛围 Ioniq强调质感与实用性
Prius座舱设计贯彻过去资讯仪錶中置式设计逻辑,取代传统仪錶功能的MID多功能资讯显示幕置于控檯最上方,并可依照不同行驶模式转换资讯呈现介面。以和泰汽车引进台湾所销售的规格中,控檯中央更导入整合卫星导航系统的7吋触控式影音主机。为让驾驶可更专注于前方路况,也针对驾驶前方配置HUD抬头显示器,提供如时速錶、油电系统作用指示图、主动式行车安全系统显示等功能。以双层式资讯显示幕为主轴,Prius的中控檯採取悬浮式设计,饰板如飞翼般往两侧展开,下方接着的是排档座,刻意空出的中央鞍座部分以大型置物处与置杯架取代,营造更为宽敞的前排乘坐空间感受。
Prius座舱设计贯彻过去资讯仪錶中置式逻辑,并採悬浮式控檯设计提昇空间表现。
相对于Prius的前卫氛围,Ioniq则与当前Hyundai品牌设计高度连结,传统的驾驶前方仪錶板、控檯中央以大型萤幕呈现的车载资讯平台,此平台并导入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车用作业系统。下方则为资讯平台控制钮、空调等控制介面等,其中Hybrid油电複合动力与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车型採用传统排档桿设计,位于中央鞍座处,而Electric纯电动车则以按键式设计取代传统排档功能。特别的是,为区别三种不同动力设定,座舱配色方面Hybrid油电複合动力车型以黑色为底搭配蓝色线条点缀,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车型则採用浅色系设计,Electric纯电动车则以黑色底搭配金铜色装饰,呈现三种不同的风格。
Prius搭载原厂代号2ZR-FXE的1.8升直列四缸汽油引擎,有效提昇燃烧效率,可输出98ps/5200rpm最大马力与14.5kgm/3600rpm最大扭力输出。
空间数据接近? Ioniq仍待公布
拥有4540×1760×1470mm车身尺码的Prius,轴距长度2700mm与上世代相同,虽然车身高度也较过去降低,但在座着点调整与座舱空间的聪明运用下,前后座乘客的乘坐空间包含头部空间在内,都较过去有着明显进步,其中后厢容积更较过去增加56公升达到502公升之谱,并可透过后座椅背60:40比例分离倾倒功能进一步扩充置物容积。
至于Ioniq目前关于座舱空间表现资讯较为有限,但确定的是在其4470×1820×1450mm车身尺码中,拥有与Prius相同的2700mm轴距长度,至于座舱空间表现如何、后厢容积的数据等,则待未来更进一步的规格公布了。
Prius搭载第四代Hybrid Synergy drive油电複合动力技术。
节能表现比拼 Ioniq胜在多元选择
最受关注的动力系统部分,Prius搭载的是第四代Hybrid Synergy drive油电複合动力技术,「油」的部分搭载原厂代号2ZR-FXE的1.8升直列四缸汽油引擎,採取DOHC 16V规格与导入VVT-i连续可变汽门正时控制系统,可输出98ps/5200rpm最大马力与14.5kgm/3600rpm最大扭力输出。
Toyota表示,虽然输出表现没有明显进步,但重新设计进气口形状与EGR废气循环系统等工程后,有效增加燃烧效率减少热能流失,让热效能更为提昇。「电」的部分则採用E-CVT电子控制无段变速系统、具备72ps/16.6kgm输出表现的电动马达之后,可以达到122ps综效输出马力,可让其于10.6秒完成0~100km/h加速过程。
台湾仅引进搭载镍氢电池的Prius车型。
针对电池部份,提供镍氢电池与锂电池两种车型选择,其中高阶车型考量因配备而增加的车身重量,所以採取体积较小、重量较轻的锂电池,但台湾市场导入车型统一搭载镍氢电池,并无锂电池车款可供选择。虽然仅提供单一电池规格选择,但丝毫不减Prius出色的油耗经济性,于经济部能源局的测试数据中,达成了欧规数据的26.7km/L成绩,能源效率为最优异的一级。而在国外的原厂数据中,此世代Prius更可达33.3km/L表现,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至70g/km,展现不断进化的节能实力。
原厂数据中Prius可达33.3km/L油耗表现,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至70g/km。经济部能源局的测试数据则达欧规数据的26.7km/L成绩。
至于Ioniq最重要的自然是一次提供三种动力车型的选择,一如上文所述的提供Hybrid油电複合动力、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与Electric纯电动车三种。其中Hybrid油电複合动力与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车型皆以Kappa 1.6升GDI直列四缸汽油引擎为主体,具备105ps/15.0kgm输出表现,其中Hybrid油电複合动力车型搭配上具备43.5ps输出的电动马达之后,综效马力输出可达141ps,极速达185km/h,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79g/km。而Plug-in Hybrid插电式油电複合动力车型搭配的是61ps输出能力的电动马达与8.9kWh锂电池组,具备50km的纯电行驶续航力,碳排放降至仅有32g/km的优异表现。
Ioniq的Electric纯电动车部分换上120ps最大马力的电动马达搭配28kWh锂电池,续航力可达250km以外,极速为165km/h,并提供ECO、Normal、Sport三种输出模式。利用名为ICCB(In-Cable Control Box)充电系统加以充电,以100kWh规格可以在24分钟内充到80%电量,至于碳排放,当然就是完全为零。
Ioniq登场作招牌 旨在宣扬品牌实力
一口气推出三种不同动力选择的Hyundai Ioniq,的确展现身为后追者的气势,期望以更丰富选择性与更吸引人的节能表现,拉近与Toyota Prius市场根基的差距,以近年来Hyundai于全球车坛展现的气势而论,Ioniq确实是一款相当值得消费者期待、市场能量高潜力股的新星。而在台湾市场中,Toyota品牌的压倒性实力无庸置疑,也强力的支撑Prius销售表现;反观Hyundai Ioniq,以科技度而论,售价应该会与Prius相差不远,应可预料其非市场销售王牌,但至少是宣扬品牌造车科技的招牌,这招牌的影响层面绝非一时半刻可以收割呈现的,不过潜移默化的推力,则是可以抱以正面期待。